一、伙伴关系是横向关系还是纵向关系?
在企业管理和团队建设的职业关系里,伙伴关系是一种普通人之间的“横向”人际关系,需要通过平等自愿的价值观磨合而成为一个商业化的共同体。与纵向关系的权力者“自戴王冠”有所不同,市场化企业里的伙伴关系一般不具有权力强制约束机制,通常都是采用平等自愿的权利协商约束机制,因此对伙伴的个体自觉、自律和自控的要求相对较高。
二、伙伴关系是静态关系还是动态关系?
企业的战略、机制和文化都在持续变化,内部分工、绩效目标和团队构成也在不断调整,因此伙伴关系不可能一蹴而就、一劳永逸或一成不变,而是在动态地重构、磨合和契合。伙伴关系就是一个共同体之中的伙伴成员在坚毅地修行,不断自我检视和优化提升,而且永无止境,从而使伙伴成员在共同体之中获得心理、思维和精神方面的“幸福感”。
三、伙伴关系是身份关系还是合作关系?
在现代企业制度里,合作关系是基础、前提和宗旨,因此伙伴关系肯定也是内置于合作关系的整套体系之中的。在有限公司或股份公司里可能会存在股东身份与管理者关系、员工关系“交错重叠”的情形,例如自然人股东担任高管或者员工直接持股,但是从行动的角度而言股东身份在此并不重要(即股东是基于投资关系而形成的“非行动者”角色),管理者和员工的合作关系是否上升为伙伴关系才是至关重要的。与此相似,有些企业里还有配偶、同族、同学、同乡、朋友等社会身份的成员在其中开展合作,但在企业这一共同体里社会身份必须放在合作关系的天平上进行“无差别”处理——终极目标是伙伴关系。
四、伙伴关系是如何迭代的?以及在动态重构过程中如何磨合?
在市场化的企业经营过程中,伙伴关系是为商业的共同体而存在的,因此共同体的价值观在发生重大变化时将促成伙伴关系的迭代更新。一方面,伙伴关系的迭代是一种“不止步和不设限”的改进、优化和完善,既是偶然的(存在偶然的促发因素)、也是必然的(不进则退和无可回避)。另一方面,伙伴关系的迭代是涅槃重生,既令人充满新生的期待(辞旧迎新和重新出发),也是非常痛楚和蕴含巨大风险的(断舍离的代价大以及失败概率大)。
伙伴关系在动态重构过程中须相互磨合:
1、重塑共同体的价值观是重要起步,也是艰难抉择,必须有人能够力排众议和首先行动,为价值观的一致化和伙伴关系的契合性做出理性重构。
2、平等交流(非暴力沟通)是重构伙伴关系的重要步骤,也是价值观磨合的关键环节,这需要共同体之中每个人的自立、勇气与和谐(即避免以偏概全的思维和行事方式)。沟通的核心内容是“目标”,即每个人对职业关系的重新定位;沟通的核心目标是“行动”,即每个人的勇气、智慧和行为。
3、建章立制和绩效考核是重构伙伴关系的深化阶段,重在确立规矩、标准和结果导向的价值观实践(行动)机制。
(1)重构“职责”,即共同体对伙伴成员的职业关系进行重新分工;
(2)重构“规则”,确保共同体的伙伴成员能够整体自律、一致行动和及时纠偏矫正;
(3)验证“结果”——伙伴对共同体的贡献(价值);
(4)持续开展企业文化建设,把共同体的价值观分解到伙伴成员的“此时此刻”行动之中。
4、重构伙伴关系是一项充满挑战的系统工程,其间的相互磨合是对人性的挣扎(核心是战胜恐惧),因此勇气管理是其中的重中之重。
(1)任何的迁就、迎合、凑和都是一种逃避;
(2)任何的优柔寡断、黏黏糊糊、惧怕伤害都是一种自卑;
(3)任何的缠绵过往、贪恋既得、自我感觉良好都是一种盲目自大和自我认可;
(4)任何的人和心不和、心和行不和、为无关之事消得人憔悴都是在减损共同体的价值。
上述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,但团队必须自我变革,否则就当机立断地终止合作关系或伙伴关系。
总之,伙伴关系的重构、磨合和契合最需要伙伴们的勇气!你若不想前进,会找到无数借口;你若很想改变,会找到万千方法。勇气,只是多跨一步而超越恐惧,任何止步都意味着缺失自立与和谐的自我设限和自我放弃。
延伸阅读:羊无法改变自己的性格,但是人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。与其像羊一样抱怨,不如向狼学习,拥有狼的进取精神。事实是:每个人战胜恐惧后都将迎来某种安全有益的东西,这至真至贵!